法学生裴可心,第一次沉浸式“云端”旁听。
陪审员郝萍,第一次“云端”陪审。
市人大代表郭洪,第一次“云端”监督。
3月25日—3月31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连续举办了8场“云端”旁听活动,来自企业、高校、中国(北京)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近1200余人在线旁听了庭审。
那么,在“云端”沉浸式旁听、陪审、监督,是怎样一种体验?来听听他们怎么说。

3月26日,我通过“云端”旁听了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一起关于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的二审案件。
人远千里外,声画近在前
远在千里之外,声画近在眼前。网上“云”旁听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我最大程度把精力集中于案件本身。本次线上旁听,我关注到了几个细节。
在旁听的过程中得知,被上诉人通过微信小程序进入庭审。除此以外,手机端也可以用APP进入,PC端的便捷操作大同小异。参与线上庭审的方式多元和方便程度,超出了我的想象。
这些形式不仅有助于简化诉讼流程,提升效率,也降低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更是给我们尚未出茅庐的法学生和普通民众一个更为方便和快速接触法庭的零成本机会。
全程云在线,身临如其境
庭审全程与线下庭审的程序无异,不影响当事人直接陈述和辩解的互动性与法庭质证,但过程更为节奏紧凑、流畅实效,这更有利于提高办案效率。
在庭审的最后,双方当事人都表示判决书不必邮寄送达,电子送达即可。无纸化的方式相较于传统邮寄方式显然更为经济环保,也极大地节省了案件从始到末的时间。
不过,签署庭审笔录时,出现了发送签名的Bug。上诉人扫二维码进不去,法官建议其换个网或换个手机。
我在旁听中也遇到了直播卡顿等问题。可见,开创一种新模式需要的不仅仅是理念,还有充足的技术支持。面对不期而遇的新问题,法院未来仍需摸索完善,优化当事人和旁听群众的实际体验。
在本案中,可能是由于案件事实清楚,争议焦点单一,双方没有激烈的交锋,与我之前看过的重大刑事案件紧张对抗的庭审不同。
然而我想,这才是大多数时候的案件情况,过程简洁,语言平实,很接地气,倒是也更增加了我作为旁听者的参与感和真实感。
审判全留痕,普法无距离
我还着重观察了中国庭审公开网的网页,页面中案情简介明了,庭审信息完备。值得一提的是案由这一部分,鼠标悬停即可更进一步了解释义、相关法律规定和经典案例,对于没有法学专业背景的人来说是相当友好。
视频下方设有是否清晰是否卡顿的反馈项,整体页面设计精心合理。视频可回放,审理全程留痕,促使司法始终处于阳光下。
我的很多同学也旁听了这场庭审直播,其实不仅是对于研究生、大学生,甚至对于中学生、小学生,这也是一个感受和学习的机会。让普通人可以线上旁听、评论,与法官庭后交流互动,这种寓教于“云”上的新模式会带来机遇和挑战,我十分期待着能通过这种形式在未来看到全民普法的新局面。
——中国政法大学 法律硕士学院
2019级 裴可心
3月18日,我怀着紧张、充满疑惑的心情,首次参加了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的“云陪审”。
审判长在法庭,人民陪审员在线云陪审,原告代理人在律所,三地办公,大家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云庭审”。
有一个环节让我记忆犹新。在庭审过程中,原告代理人突然提出有新的证据需要提交。面对临时在线提交证据,我心里“打起小鼓”,云法庭上怎么提交新的证据?
只见审判长赵英波先询问了被告是否愿意对新证据进行质证,征得被告同意后,审判长说:“原告代理人如果你提供的是文字证据,那你现在就可以在这套系统上传证据,陪审员可以通过庭审界面状态栏的‘举证质证’查看新的证据。”
很快原告代理人将证据上传,屏幕中清晰显示了证据材料。被告对此份证据发表了质证意见,法庭对证据来源和证明目的进行了询问,并充分听取双方意见。
庭审顺利结束。我扫描二维码,在庭审笔录上郑重地签上自己的名字。
通过这次陪审,对我内心触动很大,在这样特殊的时期,采取网上开庭的方式,既能及时考虑当事人的实际利益,减少时间的等待,提高工作效率,又能有效避免人员聚集,真是一举两得。
新环境下诞生的新陪审模式,在家里,在单位,远在千里,只要有网络的连接,就可突破时空限制。
——人民陪审员 郝萍
3月24日,我接到知产法院联络活动邀请,旁听一起被称为古法工艺酿造酱油的“窝子”商标行政案件。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四川人,听到“窝子”一词我感到很亲切,它曾无数次调味家乡人的餐桌,也酝酿着我的乡情。所以当听说是“窝子”案,我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疫情阻隔空间距离,却阻不断阳光司法。此次旁听庭审,是我今年通过“云”端参加的第三场知产法院线上活动。
与之前两次活动不同,这次知产法院在“云”端搭建起了“代表旁听室”,为代表搭建以“直击案件”方式了解法院工作的平台,使我们更加直接、便捷地监督法院审判工作。
旁听的过程是监督的过程,更是学习的过程。通过旁听,我发现商标于企业发展的意义不可小觑,也可能与各行各业产生关联。知识产权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战略资源,或将释放出更大的动能。
我本人是一名金融工作者,常为中关村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此次旁听,也让我意识到在服务客户过程中要更加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希望法院将“云端”旁听庭审常态化。
——市人大代表 郭洪
亚讯威视云陪审系统信息化建设整体解决方案
联系官网右侧在线客服了解更多 http://www.szyxws.com
相关资讯
科技法庭厂家全方案:从硬件到软件的智能化法庭建设
2025-05-14检委会系统平台厂家解析:智能化会议管理的核心功能
2025-05-14智慧升级!审委会系统建设厂家助力法院决策高效化
2025-05-14高清庭审主机厂家推荐:如何选择稳定高效的庭审录播设备?
2025-05-14专业模拟法庭建设厂家:打造高还原度法律实训基地的解决方案
2025-05-14审委会系统方案大揭秘:无纸化决策+大数据分析,司法决策进入智能时代
2025-05-13科技法庭革命:4K云直播、VR举证,未来审判长这样
2025-05-13智慧庭审全面升级!AI+区块链如何重塑司法效率?
2025-05-13高清庭审主机“一机多能”!4K画质+智能语音转录,办案效率翻倍
2025-05-13模拟法庭方案:打造沉浸式法律实训,助力法学教育新突破
2025-05-13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标准:打造基层社会治理“智慧中枢”
2025-05-07检委会系统智能化建设:让检察决策更科学、更高效
2025-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