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司法为民初心 提升司法服务水平
文章来源:模拟法庭_科技法庭_认罪认罚_公益诉讼_诉讼服务_检察听证_同步录音录像系统_深圳市亚讯威视数字技术有限公司人气:816发表时间:2019-09-23【小中大】
不折不扣落实院庭领导带头办案机制,提高信息化水平,让科技信息服务审判,加强服务保障,让一线法官快办案、办好案。
人民法院作为国家审判机关,要坚持案件质量与办案效率并重,在审判执行工作中不断凸显人民法院的“人民”属性,始终坚守司法为民初心,大力提升司法服务水平,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要不折不扣落实院庭领导带头办案机制。院庭领导带头办案是落实司法责任制的一项硬举措。但在具体实践中,院庭领导带头办案仍面临诸如办案数量不达标、不均衡,主动办理新型疑难复杂案件的意识不强、行动不够等问题。院庭长必须自觉以普通法官的身份加强学习,向书本学、向法律学、向身边的下属同事学,通过学习增强知识储备,提升理解和运用法律的能力,为办理案件打下基础。要突出院庭长的业务专长,从专长领域入手整合人力资源,科学组建审判团队,形成示范效应后再考虑拓展到新的领域。在人员组合上,要切忌“凑人数”组合,应当由具有相同擅长领域的法官与院庭长进行搭配,形成强强组合,确保各项审判执行工作能够高效高质开展。要科学分配院庭长承办的各类案件,案件数量上要符合规定指标,不能少分案或拒绝接收案件,以实现“保底向上”;难易程度上,院庭长要主动啃“硬骨头”,既要加强理论调研,又要强化实践探索,以精湛的办案能力在重大、疑难、复杂的新型案件上形成示范作用。
要提高信息化水平,让科技信息服务审判。科技的力量是无穷的。各地各级法院要紧紧围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要求,加快建设智慧法院,让审判执行工作真正插上科技的翅膀。要加强与高端科技公司的合作与谈判,根据辖区法院普遍面临的人力不足、案件诉讼材料纠错成本高等现实问题,加快研发一套集法律检索、类案推送、语音识别转化、文书自动生成、智能纠错等功能于一身的办案软件,使办案手段和过程更加“细、精、尖”,真正做到“内部挖潜”。要加大科技法庭建设力度,使庭审过程可保存、可传输、可复制,提高对案件庭审的掌控度。要加大数据集成,把房产、工商、车管、银行、交通等部门数据汇总成“大数据”,实现快速查询、高速定位,切实提高案件的执行效率。
要加强服务保障,让一线法官快办案、办好案。综合把控“质与量”的辩证关系,完善考核体系,合理确定并适时调整质效评估指标,充分发挥考核指标的“指挥棒”作用。进一步做好行政装备、安全保卫工作,在经费、装备、车辆安排等方面提供及时高效的服务;更加关心干警的工作和生活,从严从实落实法院工作人员职业保障制度,为法院干警营造安全、温馨的执法办案环境。强化办案时间保障,有条件的法院可探索成立审判事务中心,集中办理涉及审判的辅助事务,把审判人员从繁杂的行政事务中解放出来,让一线法官有更多时间和精力专心办案。在此基础上,要重视选树和培育先进典型,对执法办案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工作经验等,要及时进行科学宣传,激励队伍、弘扬正气,达到凝聚力量、团结人心、奋发干事的积极效果。
下一篇:北京海淀法院上线“一键归档”
相关资讯
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标准:打造基层社会治理“智慧中枢”
2025-05-07检委会系统智能化建设:让检察决策更科学、更高效
2025-05-07法院审委会系统升级指南:数字化改革助力审判质效提升
2025-05-07多元矛盾调解系统:智能化化解纠纷,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2025-05-07模拟法庭方案:打造沉浸式法律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实务能力
2025-05-07庭审录音录像主机常见故障排查与维护技巧
2025-05-06检委会会议系统如何选?关键功能与采购避坑指南
2025-05-06审委会系统功能对比:如何提升审判委员会工作效率
2025-05-06科技法庭建设标准解读:如何实现庭审智能化升级?
2025-05-06模拟法庭系统搭建指南:从设备配置到实战教学全解析
2025-05-06模拟法庭建设:怎样打造法学实践的高效“练兵场”?
2025-04-28从零搭建科技法庭:预算50万/100万/300万方案全解析
2025-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