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庭审应当进行全程录音录像
文章来源:模拟法庭_科技法庭_认罪认罚_公益诉讼_诉讼服务_检察听证_同步录音录像系统_深圳市亚讯威视数字技术有限公司人气:987发表时间:2019-10-30【小中大】
中新网2月22日电 据最高法网站消息,最高法日前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庭审录音录像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明确,人民法院开庭审判案件,应当对庭审活动进行全程录音录像。
资料图 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对某案进行公开宣判 中新社发 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 供图
《规定》指出,人民法院应当在法庭内配备固定或者移动的录音录像设备,有条件的人民法院可以在法庭安装使用智能语音识别同步转换文字系统。庭审录音录像应当自宣布开庭时开始,至闭庭时结束。除下列情形外,庭审录音录像不得人为中断:
(一)休庭;
(二)公开庭审中的不公开举证、质证活动;
(三)不宜录制的调解活动。
负责录音录像的人员应当对录音录像的起止时间、有无中断等情况进行记录并附卷。
《规定》指出,人民法院应当采取叠加同步录制时间或者其他措施保证庭审录音录像的真实和完整。因设备故障或技术原因导致录音录像不真实、不完整的,负责录音录像的人员应当作出书面说明,经审判长或独任审判员审核签字后附卷。人民法院应当使用专门设备在线或离线存储、备份庭审录音录像。因设备故障等原因导致不符合技术标准的录音录像,应当一并存储。庭审录音录像的归档,按照人民法院电子诉讼档案管理规定执行。
《规定》提出,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庭审录音录像,经当事人同意的,可以替代法庭笔录。诉讼参与人、旁听人员违反法庭纪律或者有关法律规定,危害法庭安全、扰乱法庭秩序的,人民法院可以通过庭审录音录像进行调查核实,并将其作为追究法律责任的证据。未经人民法院许可,任何人不得对庭审活动进行录音录像,不得对庭审录音录像进行拍录、复制、删除和迁移,行为人实施前款行为的,依照规定追究其相应责任。
此外,《规定》还提出,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庭审活动的录制,以及对庭审录音录像的存储、查阅、复制、誊录等,应当符合保密管理等相关规定,庭审录音录像涉及的相关技术保障、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由最高人民法院另行制定。
规定自2017年3月1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此前发布的司法解释及规范性文件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
相关资讯
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标准:打造基层社会治理“智慧中枢”
2025-05-07检委会系统智能化建设:让检察决策更科学、更高效
2025-05-07法院审委会系统升级指南:数字化改革助力审判质效提升
2025-05-07多元矛盾调解系统:智能化化解纠纷,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2025-05-07模拟法庭方案:打造沉浸式法律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实务能力
2025-05-07庭审录音录像主机常见故障排查与维护技巧
2025-05-06检委会会议系统如何选?关键功能与采购避坑指南
2025-05-06审委会系统功能对比:如何提升审判委员会工作效率
2025-05-06科技法庭建设标准解读:如何实现庭审智能化升级?
2025-05-06模拟法庭系统搭建指南:从设备配置到实战教学全解析
2025-05-06模拟法庭建设:怎样打造法学实践的高效“练兵场”?
2025-04-28从零搭建科技法庭:预算50万/100万/300万方案全解析
2025-04-24